認親現場。 警方供圖
本報訊(法制周報·新湖南見習記者 杜巧巧 通訊員 劉彬)“整整30年啊,我終于找到自己的母親了,真的太感謝你們了。”7月18日下午,顏先生在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與分離了30年之久的母親見面,他緊緊抱著母親,久久不愿分開。
今年5月29日,“寶貝回家”志愿者聯系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“團圓行動”專班,稱其收到一名叫顏某輝(男,34歲,戶籍地為廣東省普寧市麒麟鎮)的求助,其自稱5歲左右在廣州火車站與父母走失后被人拐賣至廣東省普寧市,自己應該是長沙市望城人。顏某輝自述,2019年曾主動到當地公安機關采血,要求認親,但一直沒有結果。今年“團圓行動”以來,顏某輝看到相關的宣傳報道后,尋找親人的意愿更加強烈,希望長沙市公安機關能為其尋找親人。
得知該情況后,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和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領導高度重視,并指示專班由偵查、技術、視頻偵查、情報研判“四同步”開展核查工作。專班技術人員經采集顏某輝血樣進行檢驗,并入庫比對,但沒有比中信息;偵查人員對歷年來的失蹤被拐兒童的案(事)件進行疏理,也未發現符合條件的失蹤被拐人員;視頻偵查經人像比對并結合情報研判也未發現有符合條件的。
核查工作一度陷入停滯,但是專班民警并沒有放棄,根據領導指示,拓寬思路,通過DNA檢驗新技術——男性家系排查系統開展檢驗,并在長沙市本地比對,未比中任何家系。后將比對范圍擴展至全國,經比對分析認為,顏某輝與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一家系存在親緣關系。得知這一重要線索,專班民警立即出發,在江西上饒警方及“寶貝回家”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,發現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居民鄭某仙于1991年在廣州火車站與兒子俞某華(1986年9月12日生)走失,且反映的情況與顏某輝記憶中的相符。鄭某仙現居住于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其女兒處,經與嘉興海鹽警方聯系,采集鄭某仙血樣與顏某輝的DNA進行單親比對,確認兩人的親緣關系。
三十載尋親夢,DNA技術助力團圓。“團圓行動”開展以來,長沙公安全力以赴,深植民本情懷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扎扎實實開展打拐工作,先后為40余人尋找到親人,以實際行動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增光添彩。
“讓更多失蹤被拐兒童早日回家,是長沙公安努力的方向,也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。”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長沙公安將嚴格按照公安部、省公安廳的工作部署,大力開展“團圓行動”,扎實推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全力打擊拐賣兒童犯罪,依托新技術服務打拐工作,讓更多失蹤被拐的孩子回到父母身邊。
責編:萬丹
來源:法制周報